►►►
装配式建筑概述
装配式建筑内涵
当前,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存在不同观点。李良树认为, 装配式建筑结构是由各种模 块化结构组装而成, 包括预制件的规模化生产和 系统化组装。曹家玮等认为, 装配式建筑通过 工厂实现建筑部品部件预制加工, 并根据系统集 成方法在施工现场进行建筑装配。
依据建筑材料类别不同,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可以划分为砌体结构体系、木结构体系、钢结构体系、混凝土结构体系 ; 按照装配化程度不 同, 装配式建筑可以分为全预制装配式建筑、 半预制装配式建筑两大类。
与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相比,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现场施工人员少、 部件构件设计精准到 位、 构件质量便于把控等特点, 符合建设资源节 约型、 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理念。传统建筑 施工方式与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对比见表 1。
►►►
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供应商选择影 响因素分析
潜在影响因素分析
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供应商选择过程中,既要考虑基本影响因素, 也要考虑潜在影响因 素。江晓欣等指出, 装配式预制构件供应商 选择影响因素包括产品合格率、 合同履约率、 新 技术开发投入比率、 顾客满意度等。赵辉等 指出, 装配式预制构件供应商选择影响因素包括 产品价格、 质量水平、 供货能力等。
基于上述研究成果, 结合问卷调查、 文献梳 理等方法 , 筛选出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供应 商评价与选择体系的 11 个一级指标和 10 个二级 指标, 见表 2。
关键性影响因素分析
遵循整体性、 层次性、 科学合理性、 针对性以及 定 性 指 标 和 定 量 指 标 相 结 合 的 五 大 原 则, 对各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, 明确关键性 影响因素, 见表 3。
►►►
案例分析
本文以三个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供应商甲、 乙、 丙为例进行分析。供应商甲在产品质量和产 品费用方面优势突出; 供应商乙在生产交货能力、 产品费用、 产品质量方面优势突出; 供应商丙在 财务状况和综合能力方面优势突出。首先, 通过 对评估目标矩阵进行分析, 建立层次性结构模型, 形成两两对比的评估矩阵; 其次, 计算各层指标 的平均权重值; 最后, 进行目标层判断矩阵一致 性检验。各指标之间的量化比较标准见表 5。
►►►
结语
本文通过文献研究、 问卷调查等方法, 基于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供应商特点, 归纳出供应商 评价与选择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, 由此构建装配 式建筑预制构件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。该体系不 仅考虑了选择预制构件供应商的基本指标, 如价 格、 质量、 交货率等, 而且考虑了供应商长期发 展指标, 如创新能力、 柔性生产能力等。同时, 指标权重的确定考虑了供应商及产品的不确定性, 降低了主观因素的影响。运用层次分析法建 立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供应商评价与选择影响因 素模型, 并通过案例验证该模型的科学性与可行 性, 以期为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供应商选择提供 参考。